珠海本土网,每日更新最新珠海新闻! 收藏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国内经济 >

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 创新是文化传承“指南针”

标签:中国 创新 发展 传承 纺织  日期:2018-12-03 09:03
易于走进现代生活,创新就缺乏根基;不善于创新,投身纺织非遗行业的企业,首创非遗与设计学院作为全国首届非遗类工程师学院,大会包括主题大会,主题论坛,易于走进现代生活,非遗+现代
孙瑞哲: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

11月15日-17日,第二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在北京密云古北水镇召开。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及研究、教育、出版领域的专家学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纺联相关部门以及各省市区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专业院校、文化部门有关负责人及新闻媒体共300人出席本届大会,《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7/2018)》在本届大会上首次发布。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是在实现“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型升级道路上一项立足新格局、新时空观与新权责观,具有现实意义与深远意义的战略工程。

会议期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发表题为《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报告,就新时代纺织非遗传承与发展事业,从“新使命、新目标、新观念、新路径”四大方面深入阐述分析了优秀传统文化与技艺发展趋势和方向。孙瑞哲表示,当今世界日趋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共同的财富,需要以更加开放和全球化的视野看待它的保护与传承。

大会期间,中纺联非遗办与北京首创乾元传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和机构签定纺织非遗合作与发展合作协议

“一带一路”促进纺织非遗发展

纺织品是古丝绸之路最重要的交易货品,更是古丝路沿线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与对话的活态印记。纺织非遗在所有非遗项目中有着显著特点,覆盖面大、品种丰富、应用领域广泛,和人民生产生活最为密切,有非常强的实用性,易于走进现代生活,融入时尚潮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发表题为《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报告

孙瑞哲强调,本次大会特别提出了“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这一主张,也就是要体现在体现新的历史时期纺织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所将秉承的一种更加开放、包容、共享、发展的科学态度与使命追求。

中国丝绸之路博物馆馆长赵丰的报告中介绍了丝绸之路博物馆多年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表明,纺织非遗是古丝绸之路历史上“互学互鉴”的重要见证。“如果说丝绸是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传播,那么养蚕、纺织工艺则是更重要的技术传播。”从养蚕到织机再到染料,全球的丝绸发展历史同时就是一部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交往史,而今,“一带一路”倡议则为纺织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就“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纺织非遗发展作报告

赵丰介绍,目前丝路沿线已有20多个国家30多项丝制品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云锦、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等非遗产品还频频出现在中外交往的国礼之中。“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将会有更多原本‘封闭’的非遗跨出地区和国门,被‘一带一路’沿线的人们所认识和共享。”

创新性发展是传统文化传承“指南针”

“‘非遗的保护还是创新’实际上是个伪命题”,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王晨阳在会上表示,他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是在历史与自然的互动中不断再创造的过程,也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动实践,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包含非遗在内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指南针。

针对非遗的保护与创新,业界已有共识: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是非遗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没有保护与传承,创新就缺乏根基;不善于创新,传承难以获得可持续的生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样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产生深刻的影响。孙瑞哲在发言中明确表示,没有市场的生存能力,就没有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政策扶持应当与增强非遗自身的造血机能相结合,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的作用,同时也要促进各个不同领域的品牌和企业专业的设计力量、科研与创新力量、市场营销力量等各种优质资源跨界融合、集成创新,以市场为导向推动非遗资源合理流动并高效发挥作用。”

投身纺织非遗行业的企业、研究院校等也对创新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爱庆向记者介绍,首创非遗与设计学院作为全国首届非遗类工程师学院,已经在今年7月揭牌,通过聚合产学研力量,推进非遗人才的培养、教育提升和理论创新,推动非遗的系统传承和永续发展。

北京依文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夏华则用15年的时间尝试了一条非遗手艺人的推广之路。大山里的8千多绣娘提供了5千多种具有中国民族美学特色的纹样,依文集团则通过建设1千个绣梦工坊将销售平台开放给手工艺人。这些极具匠心的设计和手工在国际上颇受欢迎,“比国际的奢侈品一点都不差”,夏华笑着说。

第二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在京举办 11月15日-17日,第二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在北京密云古北水镇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主题为“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会议各方将共同致力于推进纺织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创新,提升中国纺织工业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创造力,弘扬工匠精神,为建设纺织强国做出不懈努力。  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北京首创集团主办。会议期间,传承数千年的纺织非遗璀璨文化与技艺相映成辉,大会包括主题大会、主题论坛、创意展览、服饰大秀、限时闪售、非遗体验、合作签约、座谈交流,以及揭晓“首创杯”2018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评选结果,发布“首创杯”第二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指定文创纪念品设计方案和开幕式上“锦绣中华·古风今韵”非遗服饰秀等。

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及研究、教育、出版领域的专家学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纺联相关部门以及各省市区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专业院校、文化部门有关负责人及新闻媒体共300人出席本届大会。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发表了题为《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报告,就新时代纺织非遗传承与发展事业,从“新使命、新目标、新观念、新路径”四大方面深入阐述分析了优秀传统文化与技艺发展趋势和方向,主张新的历史时期纺织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应该秉承更加开放、包容、共享、发展的科学态度与使命追求。

据介绍,纺织非遗在所有非遗项目中有着覆盖面大、品种丰富、应用领域广泛和人民生产生活最为密切等特点,有非常强的实用性,易于走进现代生活,融入时尚潮流。

北京首创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爱庆在致辞中介绍说,首创集团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把文创产业作为第五大业务板块进行重点培育,并把非遗创新发展作为文创板块的一个重要主题,着力于提升非遗在当代社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另外,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就“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纺织非遗发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乐成就纺织非遗与当代设计、依文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夏华针对纺织非遗助推精准扶贫、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孙冬宁就纺织传统工艺振兴理论与实践等内容发表演讲。

会议期间, “非遗+现代生活”、“非遗+创新发展”两个主题论坛着重从展现纺织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实践,体现了企业家、设计师、非遗传承者们的民族情怀与责任担当。苏州上久楷丝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华,广州例外服饰有限公司研发实验室经理郭守雨等分享了他们在纺织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和鲜活故事。这些成功案例,将纺织非遗的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企业生产性保护、品牌化发展、人才培养、商业渠道、传统工艺工作站探索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丰富到纺织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的“命运共同体”和文化产业生态体系中,将有力推动纺织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7/2018)》在本届大会上首次发布。据中纺联副会长孙淮滨介绍,纺织非遗发展报告由中纺联非遗办公室在近两年来广泛实地调研和深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完成。

位于古北水镇里的永顺染坊,始设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前来这里进行非遗体验的代表们,亲手体验了蓝印花布传统工艺制作过程,感受到纺织传统工艺的特殊魅力。2012年,随着古北水镇旅游景区的开发,永顺染坊经重建规模扩大,建有展示厅和传承体验区。以当地原生的植物资源作染料,融入现代时尚元素,设计开发当代手染制品,有棉麻服装,布包,工艺品、文创产品等,深受大家的喜爱。2017年,接待参观和体验者约300万人次。

会上,中纺联非遗办还与北京首创乾元传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雪莲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玉溪市妇女联合会、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等企业和机构签订纺织非遗合作与发展协议。推进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通过跨界合作,通过文化创新、品牌创新、模式创新,在纺织非遗及相关领域共同促进纺织传统文化与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实现促进纺织非遗的多领域开发与多元化发展。

纺织行业竞争形势严峻,如何合理布局才能立于不败?

专家免费咨询答疑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