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本土网,每日更新最新珠海新闻! 收藏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国内新闻 >

南戏故里,缘何引来春晚大戏

标签:中国 文化 温州 故里 戏曲  日期:2023-01-23 20:01
首次走出北京,这台春晚给温州带来了什么,又能留下什么,翻看历史,民间始终活跃着一批戏曲爱好者,近年来,戏曲口述历史,工作,专门成立了温大南戏研究中心,意味着
大年初一看大戏,今晚,央视综合频道和戏曲频道将同步拉开《春节戏曲晚会》的大幕。

细心的观众很快发现——主舞台,不是在喜气洋洋的摄影棚内,而是来到了山明水秀的“南戏故里”温州。

一年一度的央视戏曲春晚,回家了。这是今年《春节戏曲晚会》最大的变化——开办33年来,首次走出北京,移步户外,选择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熟戏曲形态“南戏”的诞生地浙江温州录制,展现旧时戏曲创作地——九山书会的场景。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已有1000多年历史,至今产生300多个戏曲剧种。央视戏曲春晚堪称业内的“嘉年华”,展示着全国戏曲艺术的最高水平。作为“南戏故里”的温州,缘何能引得春晚大戏首次“出走”?这台春晚给温州带来了什么,又能留下什么?

方寸戏台间,我们不妨一起探究一二。

够格够味够潮

温州有句口号,“百戏之祖是南戏,南戏故里在温州。”

所以,要说清“南戏故里”与戏曲春晚的渊源,还是得从南戏是个什么戏说起。

翻看历史,南戏形成于北宋中叶,诞生在温州民间,最早被称为“温州杂剧”、“永嘉戏曲”。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南戏剧本《张协状元》,为温州九山书会编演,至今仍在展演。

追根、溯源,这是春晚大戏移步的初衷。晚会制作方就曾表示,在“南戏故里”温州,戏曲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促使晚会落地的重要原因。

“南戏故里”够格,文化根基延绵。南戏发展至今900多年,仍较多保留原有“基因”。在温州,昆山腔为南戏四大唱腔之一,永嘉昆曲仍是南戏的直接流传形式。

浙江传统戏曲研究与传承中心主任、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俞为民介绍,南戏有成熟的剧本形式、音乐体制、脚色体制及具有写意特征的舞台表演,这些也为后世产生多种戏曲形式奠定了基础。

“南戏故里”够味,群众基础厚实。在温州,民间始终活跃着一批戏曲爱好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温州成立南戏研究小组,一时间报名者众;九十年代,温州启动“南戏新编系列工程”,南戏新剧本频出,让更多年轻群体喜闻乐见。

2007年,南戏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留剧目《琵琶记》、《荆钗记》等剧目穿梭近千年,走进大众视野。

“南戏故里”够潮,城市现代时尚。晚会特别设计一个360度全景圆形主舞台,利用自然人文景观和温州特色地标,实现沉浸式实景演绎,点亮“最温州”的戏曲盛会。节目组还运用AR技术延展舞台视觉,打造出多维立体的戏曲天地。

戏曲在地方被发扬壮大,让观众看到了新时代戏曲艺术的生命力。这与戏曲春晚期待在追溯戏曲起源中,提炼中华文明精神标识,融合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戏曲当随时代

时下,传统文化的每一次“破圈”圈粉,火上热搜,都备受关注。

在温州,从古戏台走来的南戏,同样没有成为“活化石”,而是追随时代不断发展,越唱越新——

活力来自“老戏新唱”,实力“圈粉”。“现今,南戏融合温州风土人情、人文特点,更加贴近生活。”在春晚舞台,温州瓯剧名家方汝将带来新版南戏·瓯剧《张协状元》选段,他将改编后的唱词更加自然生动演绎,仿佛是当代戏曲故事。在他看来,“南戏焕发新活力,展现新时代的戏曲精神风貌,才能喜闻乐见。”

活力来自持之以恒,讲好故事。近年来,温州修建南戏博物馆、打造南戏鼻祖高则诚故居、建造九山书会南戏文化园等,以各种形式讲好“南戏故事”。借由此次春晚契机,观众沉浸式感受戏曲文化,也将带更多的戏迷走进南戏、了解南戏。

活力来自心有所念,合力呵护。在温州,由南戏演变的瓯剧,至今还有一批80后戏剧新锐在带队演出。温州市文化艺术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当地持续十多年来开展“戏曲口述历史”工作,邀请专家编纂书籍,以期通过多样化形式记载传承南戏。每年,温州常态化举办市民文化节,融入南戏文化系列活动等,受到不少年轻市民关注。

戏曲当随时代。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研究员徐宏图表示,“南戏传承至今,未曾消亡,说明其符合群众艺术需求,如何让“老戏”变“好戏”,需要更多人弘扬传颂。

不止热闹一晚

南戏芳华,弦歌不辍。

欣喜之余,更带来思考,传统文化如何打开更广阔的天空?

“南戏是中国戏曲完整形态的源头,它是温州的文化标识,也代表着浙江‘宋韵文化’的最高水准。”俞为民教授长期从事南戏研究,专门成立了温大南戏研究中心,筹办国际研讨会,从事国家、省级社科项目研究等。在他看来,传统戏曲要发展,首先要证明其文化地位,得到更多认可。

就像根脉密布的参天大树,找到泥土和养分,南戏正在蔓延伸展、枝繁叶茂。在徐宏图看来,“对于南戏来说,这或许将是一次新的开始。”此次春晚大“戏”,意味着“南戏故里”温州的地位受关注,“百戏之祖”南戏得到更多重视。“不仅作为地方传统艺术研究,还可从中国戏曲层面,向全世界展示‘文化温州’的魅力。”

春晚大“戏”移步温州,热闹如何不止于一晚?温州打造南戏朝圣地和文旅打卡地,开发南戏相关的文旅融合精品……这些构想都已在路上。

如今,春晚大“戏”拍摄录制地九山书会成为市民“网红打卡地”,新春假期这里举办南戏系列活动,每天都有精彩戏曲演出可看。因戏曲结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角儿来了》栏目也在温州多次录制,带动江心屿、永嘉书院等地“旅游打卡点”。

从大戏,想未来。发扬南戏,彰显国家文化自信,让“国粹”变“国潮”,大道致远。时下,《兰亭序》等流行歌曲将戏曲元素与唱腔融入曲风;短视频平台推出“戏曲变装秀”“国风妆容改造”等受年轻群体喜爱。古老文化和青春审美、中国美学和元素创新、文化精髓和破圈传播,持续碰撞,带来艺术裂变效应。

走出去,活起来,随着温州人的脚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次,看南戏唱主角,站上舞台!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