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本土网,每日更新最新珠海新闻! 收藏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国内经济 >

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公示 龙州两个项目上榜

标签:项目 国 艺术 壮族 代表性  日期:2021-06-01 14:37
文旅部官网发布,传统音乐,文化和旅游部开展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组织专家对全国31个省,融合的歌舞音乐,在内容与形式上既有传承
  近日,文旅部官网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关于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示”。名单显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项目337项,其中,传统音乐“壮族天琴艺术”、民俗“壮族侬峒节”两项入选。

  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开展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组织专家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推荐申报的943个项目进行了评审。之后,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委员会进行了审议,提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项目337项,其中,新列入198项,扩展139项。据了解,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项目名单公示期为20个工作日,从2020年12月22日至2021年1月19日结束。

  壮族天琴艺术

  壮族天琴艺术亦称“唱天”“弹天”“跳天”,是“唱”“弹”“跳”融合的歌舞音乐,流传于崇左市的龙州、凭祥、宁明、大新、天等、扶绥,防城港市的防城区等地区,以及中越边境的越南岱、侬、傣族居住地区。龙州的壮族唱天传播广泛,在内容与形式上既有传承又有发展,极具代表性。

  2003年龙州县龙州边防文工团组成女子天琴艺术组合,天琴艺术由民间艺人的堂屋、广场展示进入职业团体的剧场舞台表演,扩大了天琴艺术的生存空间,扩展了天琴艺术的影响力。此后,凭祥市、宁明县等地的天琴艺术活动也逐渐活跃起来。

  壮族侬峒节

  壮族侬峒节是壮族民众以“峒”为单位定期举行的,融祭祀祈福、聚会交友、对歌传情、商品贸易和文体娱乐为一体的传统大型节庆活动。“侬峒”,在壮族中直译为“下峒”,“侬”意为“下、举办”,“峒”既指平地、平原这样的地形,也指聚落空间和农耕灌溉空间,民国以前还是基层行政单位名称。峒还指代这个节本身,人们将参加侬峒节称为“出峒”。

  壮族侬峒节主要流传于广西中越边境左江流域的崇左市龙州、大新、天等、江州四县(区)及云南富宁县等,以龙州、大新两县侬峒节最具代表性。越南北部的侬、岱、普标、热依等民族亦流行此节。

  侬峒节最初产生于骆越时代的祭祀祈福活动,有关传说很多,其中以“将千金”祭天祈福求雨、下峒对歌择偶传说等最具代表性。侬峒节与“峒”有渊源,壮族长期居住在被称为“峒”的山间平地,形成“峒文化”,侬峒节是壮族人适应环境的习俗体现。唐代段成式的《西阳杂俎续集》中《叶限》最早记载了先秦吴洞(今崇左市江州区)一带南人过“洞节”及洞女叶限的故事。宋以后的文人笔记和地方志中对侬峒节均有记载,显示其乃经久不衰之千年传统。

  壮族侬峒节主要在春秋两季举行,以峒为单位聚众祭祀祈福、青年男女相会对歌传情、亲戚朋友聚会交流为核心内容,同时还举办商贸活动及舞龙舞狮、抢花炮、抛绣球、打陀螺等体育竞技活动、文艺表演活动,节庆内容丰富多彩。(来源:龙州县文化馆)

 

 

 

 

火币网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
推荐阅读